比特红人馆 | 华云数据许广彬:谈新基建关键词,数字化转型与上云
为了对冲疫情的冲击,中央将“新基建”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3月4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提出,“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4月20日,国家发改委首次明确“新基建”的范围,定调了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三大方面多个领域的发展方向。在新基建建设需求的驱动下,大批科技创新企业也将迎来发展的窗口期。那么,“新基建”将会激发哪些新场景?谁将成为这波浪潮的受益者?可以抓住哪些机遇?
在此背景下,《比特网红人馆》策划 “新基建,新未来”系列访谈 ,这里有行业大咖带来的最新思考和分享。成立于2010年的华云数据,作为云计算领域“国家队”的代表,华云数据专注于为政企用户提供应用创新的云计算服务,并在新基建领域进行了快速布局。本期访谈的嘉宾是华云数据董事长、总裁许广彬。
新基建关键词:数字化转型、上云
在疫情的倒逼和经济下行的压力之下,对企业来说,或早或晚,数字化转型是一个必然的选择。另一方面,国家发改委明确划定了新基建的范围,其中,大数据中心、5G网络、人工智能、云计算等,都和政企的数字化密切相关。“新基建的发展离不开IT的建设,政府和企业都对云计算的价值都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上云将成为政府和企业下一阶段数字化转型的核心目标。对于云计算企业而言是一个发展机遇。”许广彬对比特网说。
解决“卡脖子”的问题,关键是“创新”
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在芯片、操作系统、数据库等底层核心技术上落后于欧美,从“去IOE”到“整芯铸魂”再到新基建,伴随着科技企业的整体觉醒,提醒我们要在根本上解决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对于云计算服务商而言,许广彬认为:“无论是解决客户的痛点还是解决云计算软件’卡脖子’的问题,突破口只有一个,那就是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信创工作解决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问题,推动建立中国标准、中国体系、中国方案。”
新基建,不能“短视”
我国是一个基建的大国。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就在传统的基建领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所取得的成果也是有目共睹的。但是,也伴随着一些问题。在基建的过程中,有些人会看重由此产生的短期效益,却忽视了本应发挥的长期效应,对于新基建来说,更应该把眼光放远。许广彬在采访中表示,新基建是一项长远项目,体现了国家未来的方向,企业应该结合国家方向和自身业务,脚踏实地推进企业业务。
以下是采访全文:
比特网:“新基建”迅速成为各界所关注的焦点,很大程度上被当做对冲疫情影响的一个重要的政策措施,各界对于新基建的理解和解读有些差别,您对新基建是怎么看的?
许广彬:新基建主要是相对于传统基建而言的,随着科技的发展,中国已经从工业经济向数字经济过度。新基建,主要指的是数字基建,5G、数据中心、云计算平台等都是新基建的核心内容,将进入发展的快车道。
比特网:如何抓住新基建带来的数字化红利?需要哪些关键的因素?
许广彬:新基建的加速推进使得跟数字化经济相关的产业都将获得蓬勃发展的新机会。但与此同时,客户的需求也将增多,而且更加个性化。作为云计算服务商,最重要的仍然是了解客户需求,钻研技术,不断推出新产品和新解决方案。
比特网:解决被国外“卡脖子”的环节,您觉得还有哪些挑战,还有哪些核心问题需要解决?
许广彬:IT技术起源于美国,美国信息技术发展时间更久,在产品技术和落地经验方面都有很多经验。尤其是在芯片和操作系统方面领先全球。2013年的美国棱镜门事件,将网络安全推到了全新的高度,政府和国家级企业纷纷开启了去IOE。2018-2019年,整芯铸魂在IT领域掀起了一个新高潮,芯指的是芯片,魂指的是操作系统。解决被国外“卡脖子”的环节,最重要的是创新,需要不断学习,不断取长补短,不断去研发适合中国用户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比特网:在新基建的浪潮中,华云的角色和定位是什么?有哪些独特的创新能力?
许广彬:针对国家政策和客户需求的变化,中国云计算服务商也在顺势而动、积极应对。新基建包含的项目,是以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本质上是信息数字化的基础设施。新基建的发展离不开IT的建设,对于云计算企业而言是一个发展机遇。
华云数据有着十年服务中国用户经验,希望针对中国政府和企业客户的特点和需求,助力行业用户实现转型。
最近几年,无论是政务云客户、制造行业客户还是医疗、教育等行业客户都对安全性、稳定性以及业务关联性有更高的定制化要求。对于云计算服务商而言,无论是解决客户的痛点还是解决云计算软件“卡脖子”的问题,突破口只有一个,那就是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信创工作解决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问题,推动建立中国标准、中国体系、中国方案。
华云数据在发布国产通用型操作系统安超OS之后,通过完善产品体系、打造国产化生态,迈出了信创的坚实一步,实现了在信创领域的区域化布局,在安徽和江苏与政府合作,创建了信创适配攻关基地。
比特网:很多企业都想要借“新基建”的东风,但是在实际落地的过程中,有哪些误区?您给企业哪些建议?
许广彬:国家发布“新基建”战略本质是为了提升国际数字经济的整体水平,促进经济的发展。对新基建的误读主要是一些投资者对国家对新基建的投资数据和投资进度的误读。新基建是一项长远项目,体现了国家未来的方向,企业应该结合国家方向和自身业务,脚踏实地推进企业业务。
比特网:在疫情期间,利用自己的新基建能力发挥了哪些价值?有哪些典型的案例可以分享?
许广彬:疫情发生后,华云数据在第一时间与湖北省相关信息主管部门取得联系,并将为湖北武汉疫情集中地区免费提供医院信息化建设相关超融合云一体机产品及服务。1月26日(正月初二)下午,华云数据收到武汉市红十会医院对抗击疫情的云服务需求。武汉市红十字医院被武汉市人民政府确定为“发热病人定点收治医院”,患者的急剧增加让IT基础设施不堪重负,安超云一体机有望发挥其最大价值。于是,董事长许广彬亲自牵头,成立了专项小组,迅速选派有经验的设计和交付专家针对疫区需求,彻夜未眠完成了安超云一体机系统搭建和测试,并第一时间将捐赠设备运抵武汉。
在华云数据安超云一体机的帮助下,协和武汉红十字会医院提升了IT能力,实现了医疗业务变革,获得了以下收益:
第一,通过华云数据安超云一体机,30分钟内即可完成安装并部署系统,相较于传统的云下操作更为便捷省心,节省了大量的时间能够接待并收治更多的疫情患者,抢救更多疫情患者的生命。
第二,通过此次华云数据捐赠的安超云一体机,协和武汉红十字会医院将原有信息化系统做了整合,以安超云一体机为核心,从最底层的芯片到硬件、软件、解决方案等为协和武汉红十字会医院提供最全面的IT基础支撑。
第三,通过华云数据安超云一体机独有的业务应用优化技术,为不同业务的虚拟机制定不同的存储数据块大小,提高业务数据的读写效率,提升业务系统的响应速度和效率,为战胜疫情争分夺秒。
第四,通过安超云一体机的混合负载及独有的技术,为安超云一体机上承载的不同的虚拟机业务定义不同的数据副本和数据重构优先级,通过技术手段优先保障医院最重要业务系统的恢复,通过优先级的定义保障各个医疗业务系统能够按照事先定义的策略快速有效的恢复正常运行。
第五,通过华云数据自有的高可用解决方案,对硬件、网络、操作系统等进行安全保障,无论面对如何凶险的疫情,强健的高可用医疗云始终安全稳定运行,为医护人员提供诊疗支持,为病人排忧解难。
如今,以云计算为基础的各形式医疗服务正在为医疗行业抵抗疫情提供巨大帮助,这不仅展现出云计算强大的技术能力,还释放出云服务的应用价值。此次安超云一体机在协和武汉红十字会医院的应用,实现了医疗服务模式的创新和转变,提升协和武汉红十字会医院的服务水平,让其更好地适应医疗战疫业务需求。
比特网:我们看到,有很多被疫情激活的场景,那么您认为,疫情过后,哪些会消退?哪些会持续发展?
许广彬:疫情期间人们不能出门,再度形成了互联网购物、互联网办公的习惯,这些领域在未来也将得到更大的发展,底层基础架构也要相应提升,适应人们对场景化营销、对移动办公、安全办公的需求。



-
微博认证登录
-
QQ账号登录
-
微信账号登录

企业俱乐部
Copyright (C) 1997-2020 Chinaby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